根据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的安排和部署,2010年全省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: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,深入贯彻中央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,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,继续坚持“依法审计、服务大局、围绕中心、突出重点、求真务实”的工作方针,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,全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,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,全力推进改善民生,全力推进深化改革开放,全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,全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,在更高层面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“免疫系统”功能,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按照这个总体思路,2010年全省审计工作的目标、任务和要求为:
——一条主线:紧紧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条主线开展审计工作。
——两个关键:一是抓审计行为的规范化,确保审计执法过程中公开、公平、公正,增强审计工作自身的“免疫力”。二是抓审计成果的深度开发,从体制、机制、制度的层面审视问题,全面提升审计成果。
——三项原则:一是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,寓服务于监督之中;二是坚持依法审计与实事求是并重,一切从实际出发;三是坚持揭露问题与完善体制机制并重,促进有关政策和制度的完善。
——四项要求:一是把握整体性,从整体上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。二是关注宏观性,主动关注党委政府重视、群众关心的热点、焦点、难点问题,将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。三是突出建设性,充分发挥审计在消除“病灶”中的“免疫系统”功能。四是扩大开放性,通过开放审计产品供给市场、审计监督过程、审计监督成果、审计监督资源,提升自身工作绩效;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开放,保证审计工作在阳光下运行。
一是加强对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跟踪审计。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情况的审计监督,探索审计跟踪扩大内需政策执行情况的有效方法和途径,对照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、方向和力度,加强对相关政策实施情况和效果的审计监督。重点做好在建高速公路跟踪审计和理县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,推动项目尽早建成并发挥效益,巩固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效果。
二是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绩效审计。在开展重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同时,积极探索绩效审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,并将绩效审计向资源环境等领域拓展,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,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。
三是加强对民生资金的专项审计。加强对“三农”、教育、卫生、文化、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,促进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,促进各项惠民政策更加符合实际,更加科学、合理和有效。
四是加强对经济运行中潜在风险的揭示和反映。高度关注政府性债务风险,关注金融风险,关注因决策不科学、不合规、管理不严格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,关注在土地征用、拆迁安置、企业改制、环境污染以及工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,防范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,及时提出化解风险的对策建议。
五是加强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揭露和查处。进一步加强对工程建设、国有企业、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,揭示和查处重大铺张浪费和损失浪费问题,揭示和查处滥用职权、贪污贿赂、失职渎职、商业贿赂等案件。同时,结合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,揭示制度方面和制度落实方面的漏洞,推动反腐倡廉制度创新,促进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,更好地发挥审计在惩治腐败、加强廉政建设方面的作用。
(一)加强财政审计,促进规范预算管理,提高财政绩效管理水平。预算执行审计围绕维护财政安全和防范财政风险,客观评价财政管理工作的主要成效,揭示存在的突出问题,促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规范财政管理工作,推动建立完整、统一的预算管理体系。注重从源头上把握财政资金分配、管理和使用的总体情况,加强总量和关联度的分析,科学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;关注部门预算管理的规范性、执行的有效性和资金的效益性,推动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。财政决算审计重点关注各项财政政策和惠民措施的落实,关注财政支出结构,关注政府负债情况,分析债务成因,提出审计建议,防范财政风险。
(二)完善经济责任审计,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依法行政、尽职尽责。今年重点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化建设,进一步建立健全计划、评价、结果运用、问责和整改等制度,不断总结和完善不同种类、不同级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重点;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为主线,以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,重点关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依法行政、尽职尽责的情况。
(三)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,促进落实投资政策,提高投资项目综合效益。以规范建设行为、节约建设资金、提高投资绩效为目标,进一步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。检查新增投资项目建设是否违背国家产业政策,揭示违规投入高耗能高污染项目、产能过剩行业以及违规建设楼堂馆所等问题;检查建设资金使用情况,着力查处严重违法违规和损失浪费问题;检查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,促进规范工程建设管理,促进提高投资政策效果。
(四)加大专项资金审计力度,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。今年统一组织对社会保障资金、政府债务、扩大内需资金、退耕还林资金、洞庭湖二期治理专项资金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开展专项审计和调查。揭示和反映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、政策目标未实现的问题;关注资金分配分散、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;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,提出健全机制、完善管理的对策措施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。
(五)加强企业审计,促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,维护国有资产安全。按照“把握总体、揭露隐患、服务发展”的总体思路,把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,把检查企业绩效状况与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结合起来,把检查节能降耗情况与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、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,关注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,促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;揭露决策失误、管理不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,严肃查处侵占国有资产的行为,维护国有资产安全。
(六)深化外资运用审计,促进完善外资项目管理,提高外资利用水平。在抓好国外货援款项目公证审计的同时,选择部分项目开展政府外债审计,摸清主权外债的债务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,促进加强债务管理,防范财政风险;选择部分项目开展绩效审计和审计调查,科学评价外资利用的绩效情况,促进完善外资项目管理,提高外资利用水平。
|